- 01 A.O史密斯商用热水
- 02 中央空调设备
- 03 太阳能集热器及光伏
- 04 环境工程
环境育人,筑以为学
荟同学校苏州校区由全球TOP10建筑事务所Perkins Easman设计,耗资16亿打造的全日制K12学校,开设了从幼儿园、小学到中学的十五年一贯制课程,今年9月正式揭开面纱。
校园总建筑面积约12万㎡,采用正方体的庭院建筑设计,带有空中花园景观,呈现出高低错落、层层递进的空间布局。校园涵盖幼儿园、小学部、中学部、体育中心、演艺中心、学生公寓共6个建筑部分。
荟同学校秉承筑以为学的理念,处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、社交、生活的空间。根据建筑特点、热水使用需求及特征,A.O.史密斯为其量身定制低碳舒适的热水解决方案,共选用30台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。
设计单位: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热水系统:承压直热式热泵热水系统,太阳能集热器 +空气源热泵耦合热水系统
日用水量:约250m³生活热水
量身定制热水解决方案
✦ 学生公寓
学生公寓共有17层,每层18间公寓,每间四人住宿。A.O.史密斯根据系统分区及安装条件,高区采用“太阳能集热器+空气源热泵”耦合热水系统,中、低区则直接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。
—— 高区——
热水需求:高区(12-17F)450名学生淋浴热水
热水系统:“太阳能集热器+空气源热泵”耦合热水系统,64㎡太阳能集热器+容积式换热器+4台10匹直热式热泵的串联形式
安装位置:宿舍楼楼顶
使用设备:
4台10匹直热式热泵(CAHP-PI-42)+4个加热水箱(18kW)+20个储热水箱(455L)
—— 中、低区 ——
热水需求:中区(6-11F)450名学生淋浴热水、低区(1-5F)300名学生淋浴热水
热水系统:承压直热式热泵热水系统, 8台10匹直热式热泵
安装位置:热泵机组、加热水箱安装于地面,储热水箱安装于地下室热水机房内
使用设备:
8台10匹直热式热泵(CAHP-PI-42)+8个加热水箱(18kW)+40个储热水箱(455L)
✦ 幼儿园教学楼
热水需求:教室、实验室、卫生间等台盆热水
热水设备:2台10匹直热式热泵机组、1台5匹直热式热泵机组
安装位置:幼儿园教学楼楼顶
使用设备:
2台10匹直热式热泵(CAHP-PI-42)+2个加热水箱(18kW)+6个储热水箱(455L)
1台5匹直热式热泵(CAHP-PI-19)+1个加热水箱(6kW)+4个储热水箱(455L)
✦ 小学部教学楼
热水需求:教室、实验室、卫生间等台盆热水
热水设备:5台10匹直热式热泵机组
安装位置:小学部教学楼楼顶
使用设备:
5台10匹直热式热泵(CAHP-PI-42)+5个加热水箱(18kW)+15个储热水箱(455L)
✦ 中学部教学楼
热水需求:教室、实验室、餐厅、工作间等台盆、清洗池热水
热水设备:6台10匹直热式热泵机组
安装位置:中学部教学楼楼顶
使用设备:
6台10匹直热式热泵(CAHP-PI-42)+6个加热水箱(18kW)+18个储热水箱(455L)
✦ 体育中心和演艺中心
热水需求:师生淋浴、台盆热水
热水系统:“太阳能集热器+空气源热泵”耦合热水系统,30㎡太阳能集热器+容积式换热器+4台10匹直热式热泵的串联形式
安装位置:体育馆楼顶
使用设备:
4台10匹直热式热泵(CAHP-PI-42)+4个加热水箱(24kW)+12个储热水箱(455L)
低碳与舒适完美结合,打造绿色校园
承压直热式热泵热水系统,热水成本更省
根据江苏省地标《绿色建筑设计标准》DB 32/3962-2020中的条款9.5,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应根据建筑类型、使用功能选择适宜的可再生能源:学校内有热水需求的建筑,宜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;
A.O.史密斯直热式热泵机组(如CAHP-PI系列)采用大温差换热技术,额定COP4.60,达到国家一级能效;
太阳能+空气源热泵的耦合系统,太阳能作为直热式热泵机组进水预热,更大化地利用太阳能,不够的热量由直热式热泵机组随用随补,确保更佳的能源利用率;
双能源耦合热水系统(空气源热泵+太阳能集热器)示意图
热水系统分布式安装,紧邻用水区域布置,减少管网热损耗,进一步节省能耗;
闭式承压系统,热水稳定舒适
承压直热式热泵热水系统,冷、热水压力同源,同时实现了热水分仓储存,水箱之间不会发生冷、热水混合,真正做到全天候恒温恒压热水供应,解决传统开式热泵系统“忽冷忽热”的技术难题;
A.O.史密斯热泵热水系统,集成电加热水箱,在恶劣天气或用水需求集中且用量大的情况下,由电加热水箱快速补充热水供应,确保稳定输出充足热水。
荟同学校苏州校区的双能耦合智慧能源项目是A.O.史密斯减碳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,该项目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,更为“双碳”示范学校建设打造了创新样本。依托良好的清洁能源发展基础, A.O.史密斯还将专注AI-LiNK智慧能源供热/制冷系统的创新研发,通过多能源耦合系统的探索和应用,助力打造更多“低碳、健康、舒适、节能”的绿色校园!